最近在西西弗书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《ThinkPad之道》这本书,本书讲的是“Thinkpad之父”内藤在正和他所领导的大和实验室,在研发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的过程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压力,最终成就了一款经典产品。

本人大学期间拆装过无数笔记本电脑,自认为笔记本电脑没什么技术含量,无非就是几个零件组装起来。记得有一次拆装一个ThinkPad电脑,每次复原后总是会多出来几个螺丝,神奇的是每次电脑都能正常开机。心中不免有些疑惑,明明可以用更少的螺丝,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螺丝呢?看了这本书之后,明白了这些多余的螺丝,是为了保证ThinkPad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。

ThinkPad起初是给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使用的,后来才逐步拓展到其他大学和商务市场。刚开始时,ThinkPad在大学的故障率非常高,甚至需要专门在大学建立售后服务中心,应对大学生笔记本返修问题。内藤在正通过在大学中实地调研,发现大学生对ThinkPad的折磨程度超过了他的想象。例如,大学生会把装着ThinkPad的书包垫在台阶上,直接坐上去,由于小红点和屏幕只有2毫米的间隙,过重的压力会导致屏幕破裂;也会将ThinkPad放入装有十几公斤书本的书包中,骑着单车,让ThinkPad随意地翻滚;甚至在嬉戏玩耍的时候,将装有ThinkPad的书包扔来扔去。

为了让ThinkPad能够承受住大学生的“折磨”,大和实验室专门成立了测试ThinkPad承受能力的“酷刑室”。例如,有将笔记本开合一万次的仪器,用来测试笔记本铰链的质量;有将笔记本放在一个满是灰尘的空间中,看能不能正常使用;有将各种牛奶、果汁泼溅到笔记本键盘上,模拟使用时有液体溅入的场景。

最终,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,让ThinkPad成为了“稳定、可靠、质量”的代名词。靠着优秀的品质,ThinkPad进入过太空,深入过雨林,攀登过珠峰,游历过纳米比亚沙漠。

内藤在正和他的团队持续不断地对ThinkPad的改进,是一个典型的工匠精神的体现。然而,这么优秀的ThinkPad,为什么会被IBM卖给联想呢?因为IBM的PC部门一直在亏损。而且,生产核心器件如CPU、硬盘存储、屏幕的部门早已变卖,所以IBM认为PC这条产品线已经没有了核心竞争力,利润提不上去,卖给联想是明智的选择。

ThinkPad转手给联想之后,联想保留了日本大和实验室和美国罗利实验室,可以说保存了ThinkPad的核心团队。从我的观察来看,联想接手ThinkPad之后,一个主要的贡献是让人人都能用得起“小黑”(ThinkPad)。曾几何时,“小黑”是和“小白”(MacBook)一级的高端电脑,动辄几万块,一般人用不起。ThinkPad的质量确实好,大和实验室想尽千万种方法,提高ThinkPad的可靠性。这种不断进取的工匠精神从一些方面是好的,然而也带来了一些弊端。内藤在正也承认,他们可以在某一方面的技术做好精益求精,但是缺少宏观的视野,即所谓的“见木不见林”。不断地提高ThinkPad的可靠性,一方面这些可靠性需要有额外的零部件和加工方法支撑,因而增加了成本,导致ThinkPad的售价居高不下;另一方面,这些可靠性有些过度了,毕竟不是每台ThinkPad都是要“上刀山下火海”的。联想接手后,降低ThinkPad的成本,扩宽ThinkPad的价格范围,进军个人和家庭消费市场。现在,一个普通大学生拿4000块钱也可以买得到ThinkPad,真正让人人都用得起ThinkPad。

有段时间,ThinkPad的老用户抱怨,现在的“小黑”已经不是原来的“小黑”,话语中透露出失望的语气。但是,我认为“小黑”的精神没有丢,高端的ThinkPad产品仍然可靠,而中低端的ThinkPad产品也有着“小黑”的影子。现在无处不在的ThinkPad表明,ThinkPad在联想的经营下,焕发了新的活力。

ThinkPad的经历,不禁让我思考,到底什么才是好的产品?IBM时代的ThinkPad,可靠耐用,从技术上说是好的产品,但从商业角度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说,不是好的产品,因为价格太贵了。联想时代的ThinkPad,牺牲了一些可靠性,换来了价格的降低,个人消费得起,可靠性方面也能满足日常使用,这时候ThinkPad才成为了好的产品。

本人同为技术人员,遇到挑战往往有一股狠劲,不解决不罢休,但容易钻牛角尖,缺乏大局观。现实世界的问题,不是都能靠技术来解决的。一款好的产品,不见得需要技术上先进,关键是要让消费者以可接受的价格满足他们的需求。所以,不能埋头只做技术,要倾听消费者的意见、进行商业上的考量、做技术上的取舍,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产品。